从稻田到课堂,这群青年组团奔赴“下一站”:系统

从稻田到课堂<strong></p>
<p>系统</strong>,这群青年组团奔赴“下一站”:系统

湖南日报5月23日讯(通讯员 胡佳琦 摄影陈笑宇 全媒体记者 刘镇东 杨斯涵)5月22日,正值袁隆平院士逝世四周年纪念日,一场以“做一粒好种子”为主题的党课在岳麓山实验室隆平科技会堂拉开帷幕系统。来自湖南农业大学的毕业生、首届湘江卓越工程师学院全体学生和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长沙隆平产业开发区等单位的和积极分子700多人集聚一堂,通过这堂别开生面的党课,深情缅怀袁隆平院士,在青年心中种下“强农兴农,矢志报国”的理想种子。

从稻田到课堂<strong></p>
<p>系统</strong>,这群青年组团奔赴“下一站”:系统

现场,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柏连阳追忆袁隆平院士的奋斗历程,勉励学子要以袁隆平院士为榜样,像种子一样耐得住寂寞、经得起风雨,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征程中扎根生长、建功立业系统

“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学生第二常徕讲述了袁隆平院士在海南南繁育种的真实故事,展现了一代科学家“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守系统。湖南农业大学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党校常务副校长覃红燕从袁隆平院士家书《妈妈,稻子熟了》切入,解析其家风传承,强调“脚踏实地、淡泊名利”对青年成长的重要性。袁隆平院士的学生、全国先进工作者、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赵炳然眼含热泪回忆与袁隆平院士35年的共事经历,“火车餐费执意自付”“拼了老命也要实现水稻高产”等感人事迹让现场听众动容。

从稻田到课堂<strong></p>
<p>系统</strong>,这群青年组团奔赴“下一站”:系统

“每当代码陷入困境,袁爷爷‘电脑里长不出水稻’的话语就会在耳边回响系统。我深知,只有沉心静气、躬身实践,才能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取得突破。”湘江卓越工程师学院的一名大一学生分享着自己的科研感悟。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的应届研究生也感慨,袁隆平院士的故事让他更加坚定了投身农业领域、奉献青春力量的决心。

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堂特殊的毕业党课,带领们重温袁隆平院士的故事,深刻感悟袁隆平院士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博大胸怀和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教育引导毕业生在人生道路上,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农兴农使命系统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投稿,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联系邮箱:835971066@qq.com

本文链接:http://ey.hainacms.com/post/173.html

友情链接: